注册 登录
首页 >  作品评论 > 阅读孙犁散记——读《山地回忆·芦花荡》
阅读孙犁散记——读《山地回忆·芦花荡》
——读《山地回忆·芦花荡》
作者:马永欢


在《芦花荡——白洋淀纪事之一》一文中,孙犁先生的写作手法,出神入化,令我佩服。“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这一拟人的写作手法,形象、生动,宛若一幅画,让我想起我到山东省高青县采风见到的大片的苇子。“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把小船比喻为苇叶,增添了文学性,又增添了读者阅读的想象力,真美。这样近距离的比喻,值得我学习借鉴。再比如,“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也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这样的老人,我见过,这样的鱼鹰,我也见过,但他的精神,他的明亮,我没有见过。再比如,“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用了一个比喻,“就像一个没事人”,通俗易懂,让读者想象,前后比较,从而感知老头子的自信和自尊,也从而树立了老头子的抗日形象。

孙犁先生的比喻,无处不在,“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在阅读中,一个比喻,“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就把白洋淀人民抗日的伟大精神呈现出来,让人感奋!这就是文学的巨大力量。精神、思想、情感,有时不需要直接表达,一个比喻就令人回味无穷,给人一个想象的空间,犹如一幅画。孙犁说:“眼前的环境好像是一个梦。”我阅读,感觉用了这个比喻就是好,因为我看到了白洋淀人民抗日的乐观主义精神,还因为我是一个追梦人,一个文学追梦人。我的文学梦境,像孙犁先生描述的,“这里的水却是镜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洒。”这一描述,又把我拉回到我曾经到过的高青县的“白洋淀”。有文学评论家说,没有修辞,就没有文学。因此,我阅读孙犁先生的文学作品,阅读他的修辞手法,感觉其乐无穷。

在《邢兰》一文中,我有这样的感触。“他曾对我说:我知道冷了是难受的。这句话在我心里存在着,它只是一句平常话,但当它是从这样一个人嘴里吐出来,它就在我心里引起了这种感觉:只有经受寒冷的人,才贪婪地追求一些温暖,知道别人的冷的感觉;只有病弱不幸的人,才贪婪地拼着这个生命去追求健康,幸福。只有从幼小在冷淡里成长的人,他才能爬上树稍吹起口琴。”文学的表达,是内心的一种深情感触,而这种深情感触,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美好的心灵。而这种美好的心灵,却又是蕴藉在平常话之中,抑或平常的一举一动之中。感触是一种发现,在邢兰抗日工作中,孙犁发现了一种生命哲学,也给予我思绪万千。从他的“我知道冷了是难受的”一句话,孙犁感悟“只有经受寒冷的人,才贪婪地追求一些温暖,知道别人的冷的感觉”。这是一个全国著名作家孙犁的感悟、感觉,在这种感悟、感觉中,我发现了孙犁先生的一颗温暖的心灵,那就是经受寒冷是人生的必修课,不要回避,只有经历,才懂得什么叫寒冷?同理,只有经历人世间的寒冷,才懂得什么叫人性的寒冷?正因如此,才会追求温暖,才会追求冬季中阳光般的人性温暖,更加知道别人的冷的感觉,也从而给予别人温暖。

从中可以看出,追求自己的温暖,是一个层面,给予别人温暖,是第二个层面。一个真正的作家,一个广受读者喜欢的作家,不仅要走进第一个层面,而且要走上第二个层面。这是文学内在精神的要求,而自己并非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人,可以温暖自己,不温暖别人,仿佛“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如此,也无可厚非。

懂得了这个人生的道理,将以此类推,收获更加丰盈。“只有病弱不幸的人,才贪婪地拼着这个生命去追求健康,幸福。只有从幼小在冷淡里成长的人,他才能爬上树稍吹起口琴。”这是一支正能量之歌,我不仅要唱,而且要在这歌声的激励下,勇敢地去经历寒冷,追求温暖。此时此刻,我感悟:作家,是传奇“经历”的代名词。

作者简介:马永欢,男,永平职中教师,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回族文学》等多家刊物微刊专栏签约作家,《永平回族》杂志主编,《东方散文》杂志编委。作品在《散文百家》《北极光》等报刊上发表,出版9部著作。作品入选多种选本,荣获采风网2018年度“银牌作家”称号,荣获大理州2013年度公开出版图书奖等多项奖项。参加第八届全国回族作家、学者笔会,《踏雪寻梅》首发式在《东方散文》遵义笔会举行,奔流文学院第七期作家研修班学员。文学成就载入《中国回族文学通史》,《永平记忆》等5部著作被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

 责任编辑 张占宣

[上一篇] 文曲荡漾——读孙犁《曲终集》

[上一篇] 乔红的妙笔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