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作品评论 > 谢白老焕宗先生题诗 槐卿诗词鉴赏(88)
谢白老焕宗先生题诗 槐卿诗词鉴赏(88)
作者:韩中清


谢白老焕宗先生题诗

槐卿诗词鉴赏(88

 作者:韩中清

初稿:DeepseekAI生成

 整理:槐卿

校对:付凤云

 

灯台作伴“日余斋”,粗布陈衫巧剪裁。

甘作人梯倾碧血,满园桃李溢香来。

白焕宗先生是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燕赵诗词协会会员、沧州诗词学会顾问、原沧州地区行署文化局局长。19932月,在沧州著名书法家李德瑞先生的引领下,我拜沧州文史专家白焕宗为师学习诗词。一年左右,我创作了100首作品,并请白老为我的第一部诗集《耕闲吟》撰写了序言。  

     首先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背景,多个网页提到韩中清曾师从白焕宗学习诗词。白焕宗曾赠诗给韩中清:

身事陶朱业,心存雅士风。

抽闲颂古句,托管写豪情。

歌颂贤良者,抨击丑陋行。

一腔爱国意,跳跃语言中。

从诗中看出白焕宗先生对韩中清很器重,并为他的第一本诗集《耕闲吟》撰写序言。这些背景信息对于理解《谢白老焕宗先生题诗》非常重要。

诗中“甘作人梯倾碧血”是在赞美白焕宗作为导师的奉献精神。另外,网页还提到韩中清在《诗词背后的故事》中,记录了他与多位诗词前辈的交往,包括夏传才教授、孙轶青会长等,但当前问题聚焦于白焕宗,所以需要重点引用与白焕宗相关的内容。根据诗句“灯台作伴日余斋”,推测这指的是白焕宗的书斋名,(注:“日余斋”是白老书斋名。古人云:“学足三余”。冬季为一岁之余,阴雨天为一月之余,晚上为一日之余。白老经常在晚上读书写作,故称“日余斋”主人。)表现其简朴的生活环境。而“粗布陈衫巧剪裁”,则形容白焕宗朴素但用心治学的态度。在分析诗的后两句时,“甘作人梯倾碧血,满园桃李溢香来”,直接赞扬白焕宗甘为人梯,培养后辈,使得桃李满天下。这也与网页中提到的白焕宗对韩中清的指导,以及韩中清后来取得的成就相呼应。

综上所述,这首诗是韩中清对恩师白焕宗的感激之情的表达,结合了白焕宗的教诲和影响,以及他简朴的生活和奉献精神。《谢白老焕宗先生题诗》是一首表达对恩师白焕宗深切敬意与感激的诗作,诗中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白焕宗作为文坛前辈的品格与贡献。以下结合相关背景信息对这首诗进行解读。

     1.“灯台作伴日余斋”,意象解析:以“灯台”象征深夜苦读与笔耕不辍,“日余斋”可能是白焕宗的书斋名,暗含珍惜时光、勤勉治学之意。背景呼应:韩中清曾提到白焕宗的生活简朴但精神富足,他常以“抽闲颂古句”的方式钻研诗词,并鼓励学生创作。

2、“粗布陈衫巧剪裁”,韩中清将自己的作品比作“粗布陈衫”,经过白焕宗先生“巧剪裁”则隐喻其文学造诣的精妙,能在平凡中提炼诗意。关联事例:白焕宗曾赠诗韩中清:“身事陶朱业,心存雅士风。抽闲诵古句,托管写豪情”,既展现其文人风骨,也体现对后辈的提携。

3.“甘作人梯倾碧血”,精神赞颂:以“人梯”比喻白焕宗甘愿为学生铺路,无私奉献;“倾碧血”强调其倾注心血培育后学。实际影响:韩中清早年拜白焕宗为师学习诗词,白焕宗不仅赠诗鼓励,还为其诗集作序,助力其从记者转型为诗人。

4.“满园桃李溢香来”,成果描绘:以“桃李”指代白焕宗培养的学生,“溢香”则象征其教育成果的丰硕与深远影响。延伸意义:韩中清本人即是白焕宗的“桃李”之一,他后来在诗词领域的成就(如举办个人诗词演唱会、出版诗集) ,印证了白焕宗的教育理念。

评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一是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四句诗凝练地概括了白焕宗的治学态度与人格魅力,如“粗布陈衫”与“满园桃李”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其精神境界。善用比喻与象征:通过“灯台”“人梯”“桃李等意象,将抽象的情感与品格具象化,增强感染力。

二是结合传统与时代:诗中既有传统文人的风骨(如书斋文化),也体现了现代教育者的奉献精神,呼应韩中清“故事为本,诗词为眼”的创作理念。

    总之,这首诗不仅是韩中清对恩师的致谢,更是对白焕宗作为“文胆”与“人梯”精神的礼赞。通过简短的篇幅,既刻画了师者的形象,也折射出中华诗词传承中“以德传文”的传统。韩中清的诗词创作与人生轨迹,正是白焕宗“满园桃李”的生动注脚。

[下一篇] 怀念金紫衡老师四首 槐卿诗词鉴赏(87)

[上一篇] 致谢春见赐序 槐卿诗词鉴赏(89)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