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作品评论 > 采访田蕴章教授 槐卿诗词鉴赏(94)
采访田蕴章教授 槐卿诗词鉴赏(94)
作者:韩中清

初稿:DeepseekAI生成

整理:槐卿

校对:付凤云

 

钟情书法少年时,忘食难眠临墨池。

日课碑文千百字, 夜吟唐宋两三诗。

铭心刻骨田家训,秉笔凝神艺海痴。

网友荧屏听讲座,弘扬国粹万人追。

我曾多次登门采访天津南开大学教授田蕴章先生,为其撰写《田蕴章:纵横网络论书法》6000字长篇通讯。他在北方网讲座“每日一题,每日一字”,365集我都认真看过。为采访田先生,我做好了充分准备:一是在报社宿舍楼练习田楷书法近一年时间,自带练习毛笔字草稿,其目的就是见面就向田先生请教书法,切入采访正题。二是从网上查阅了田蕴章的若干资料,采访名家必须了解他的主要事迹。只有这样,才能搞好采访。

他的事迹在《中国民营经济周刊》发表后,我亲自将报纸呈送田府。田老师当面为我题赠“听雪敲诗”四个大字。他解释道:“室外下雪的声音本来是听不到的,我们搞书法,写诗词的人,一定要静下心来,耐住寂寞,就连室外下雪的声音也能听到。“僧敲月下门"的典故是有道理的。”

韩中清提到他多次采访田教授,并写了长篇通讯,所以希望这首诗的鉴赏能结合田蕴章的生平事迹和书法成就。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分四联。

首联讲田蕴章少年时对书法的痴迷,比如“钟情书法少年时,忘食难眠临墨池。”这里需要找关于田教授早年学习书法的资料。搜索结果中提到他七岁开始学书法,每天练字,甚至捡纸练字,符合“日课碑文千百字”,这可以对应到诗的第二句。

颔联“日课碑文千百字,夜吟唐宋两三诗。”这里提到他每天练习书法和研读唐宋诗词,网页提到他父亲和伯父教他读书,重点在古文和诗词,所以这点可以引用。

颈联“铭心刻骨田家训,秉笔凝神艺海痴。”这里强调田家的家训和专注。田蕴章出身书法世家,家族重视书法教育,伯父重点培养他。

尾联“网友荧屏听讲座,弘扬国粹万人追。”指的是他的《每日一题,每日一字》讲座,搜索结果里多个网页提到这个讲座的影响力。接下来,作者提到采访田教授的经历,并得到题字“听雪敲诗”,需要解释这个典故和书法的静心。田教授的解释涉及耐住寂寞,静心创作,这和网页中提到的他注重传统、严谨的书法态度相符。然后,需要分析诗的艺术特色,比如对仗工整,用典自然。诗中提到的“僧敲月下门”出自贾岛用户提到田教授用此解释“听雪敲诗”,显示其文化底蕴,结合田教授的多才多艺和学者背景,可以引用。

最后,确保每个分析点都有对应的引用,并且引用多个网页的信息来支持。韩中清先生的这首七律《采访田蕴章教授》,以凝练的诗句概括了田蕴章的艺术人生与书法精神。结合网络搜索结果与田蕴章的生平事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鉴赏:

一、诗意与田蕴章生平的高度契合

1、少年痴迷书法的写照。“钟情书法少年时,忘食难眠临墨池”,精准刻画了田蕴章自幼对书法的执着。他七岁随父兄习字,每日坚持临池不辍,甚至因家贫捡纸练字,日课五百正楷字,持续十余年。诗中“日课碑文千百字”亦呼应其早年临习欧阳询《九成宫》《化度寺碑》的经历 。

2、诗书并重的文化底蕴。“夜吟唐宋两三诗”,体现了田蕴章对传统文化的深耕。他不仅精研书法,还通晓诗词、戏曲、棋艺,其父辈更强调“习字必先读书”,注重古文修养与书卷气。这种文化积淀使其书法作品兼具技法与意境,如行草线条“老辣沉雄,结体飞动险峻,充满儒雅气息”。

3、家学传承与艺术追求。“铭心刻骨田家训”点出其出身书法世家的背景。田家三代皆擅书,伯父田起山、父亲田荫亭均为西河大鼓名家和书法家。家族教育强调“坚守传统,崇真崇古”。田蕴章继承家学又融汇诸家,终成欧楷大家,被誉“津门欧楷第一人”。

二、书法成就与时代贡献

一是楷书造诣与教学影响。田蕴章以欧楷名世,其楷书“笔力雄浑,一丝不苟”,结构严谨中见灵动,被誉为“神仙字体”。他通过《每日一题,每日一字》365集讲座,系统传授书法技法与理论,影响数万人,成为书法普及的里程碑。

二是行草艺术的突破。他虽以楷书著称,其行草亦受推崇,作品“飘逸流畅,墨色变化丰富”,善用“点画相生营造节奏感 。诗中“秉笔凝神艺海痴”,恰如其分地形容了他对多种书体的探索热情。

三是对书法乱象的批判。田蕴章曾直言批评“丑书”风潮与书协功利化,主张回归传统,其讲座被视为“对丑书恶札的批判”。这种坚守与责任感,与诗中“弘扬国粹万人追”的使命感相呼应。

三、诗中意象与书法精神的呼应

第一、“听雪敲诗”的文人境界。田蕴章为韩中清题赠“听雪敲诗”,借用贾岛“僧敲月下门”典故,强调书法需“静心耐寂”。这与其提倡的“六要六不要”原则('踏踏实实,不追风赶浪”)一脉相承。亦暗合其行书“平淡中蕴含大气魄”的美学特征。

第二、传统文人的多维度修养。诗中“艺海痴”不仅指书法,亦涵盖田蕴章在诗词、音乐、象棋等领域的造诣。他早年获天津高校象棋冠军,能拉京胡、弹三弦,这种综合素养使其书法更具文化厚度。

四、艺术特色与创作技巧

其一、对仗工整,虚实结合。诗中“日课碑文”与“夜吟唐宋”、“田家训”与“艺海痴”等对仗,既具形式美,又凸显田蕴章“技道双修”的追求。尾联“网友荧屏”与“弘扬国粹”则从个人艺术升华至文化传承,格局开阔。

其二、用典自然,情感真挚全诗无生僻典故,却通过“临墨池”“僧敲月下门”等意象,将田蕴章的书法人生与古典文人精神联结,传递出对其艺术境界的敬仰。

结语

韩中清的诗,不仅是田蕴章艺术生涯的浓缩,更折射出传统书法在当代的坚守与创新。田蕴章以“望山跑死马”的谦逊,将毕生心血大都倾注于书法教育与文化传承,其作品与精神正如诗中所言:“弘扬国粹万人追”,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桥梁。

[下一篇] 槐卿诗词鉴赏(93)

[上一篇] 以别样思维引领文学创新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