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阅读著名作家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感觉作家笔下的故事,仿佛在我眼前发生,悠悠的,切切的。这本书为什么能够从内心深处打动我?我寻觅着答案。
在《自序》中,余华说:“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写作,要抵达这样的境界,便是真正的作家。一是抵达写作是为了内心而写的境界,而不是为了名与利的写作。有些人的写作是为了投稿,为了稿费,为了入会(特别是要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为了名誉,从而使自己的写作主动适应报刊杂志的要求,这样的文章仔细读起来,是没有味道的,也没有什么价值。我的写作是为了内心而写的,至于投稿,适合了就投,不适合就不投,无论报刊杂志抑或网络微信平台;二是内心的写作,是一种自然的表达,表达自私,表达高尚。写作能够抵达这样的境界,的确是不容易的。因为一个人只愿意表达自己的善良,而不愿意表达自己的自私,不愿意解剖自己自私。但这一点便是衡量一个真正作家的重要尺度。
“内心并非时时刻刻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我感悟:一是内心的封闭性,不要说一般的人,就是绝大数作家,在写作过程中都不会说出心里话,不会打开自己的心扉,甚至到死都不会,都封闭着自己的内心。当然,这样的作家仿佛是一位高高在上的文化传播的学者。我发现,真正的作家与学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真正的作家是打开心扉的,是向读者敞开心扉的,而不是封闭内心的;学者呢?是与之相反的,封闭内心,向读者传授知识,有关自己内心的故事一字不提。所以广大读者更加喜欢真正的作家,自古皆然。那么我呢?我近十四年的文学写作,都是为了内心的写作,都是敞开心扉的写作,所以绝大多数读者都喜欢阅读我的文章、我的作品。读者的喜欢,就是我写作的方向,所以我继续前行;二是要了解一个作家就要阅读作家的作品。只有阅读作家的作品,才了解作家的内心,才会发现作家内心的光芒。有的人问我,“如何了解你?”我说,“读我的作品,我已经出版了九部散文集了。”
“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一个愤怒和冷漠的作家”,“这不只是我个人面临的困境,几乎所有优秀的作家都处于和现实的紧张关系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我可以用我的灵魂经历证明,我与我的工作单位,我与我们永平的回族文化,我与我们永平的回族学会,我与我们永平的文学界,我与我的故乡曲硐村,都处于和现实的紧张关系中,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比如,我在我校党支部民主生活会上,对我校目前的整体教学现象作出分析,为什么学生对课堂学习不感兴趣?我认为存在这样的原因:一是三年高中毕业,人人都拿毕业证书,毕业证书与学习考试无关;二是走进大学的大门有两种途径:一是单招,学生被职业大学提前录取。二是参加一年一度的高考,按照分数录取。两者比较,单招更加容易,更加轻松,所以我校的高三学生大多数走单招之路。这样的实际,决定了学生不想读课本,特别是文化课本。而专业教学,如果只是封闭教学,而不是面向社会教学,那么学生也不感兴趣,也不会积极主动的学习。我说,面对这样的教学现状,我校只有改革,只有创新,改革教学管理体制,创新教学方法,等等,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无可奈何的教学现状!我的这一锋芒毕露的分析,得到了一部分行政领导的赞许,也得到个别领导的愤恨。因为我不是领导,只是一个普通教师,胆敢在领导面前妄言,说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话!
“在他们笔下,只有当现实处于遥远状态时,他们作品中的现实才会闪闪发亮。”我的理解是,作家的有些现实作品,在当下,是不可能被领导认可的,因为领导决定着文学文化的主流,因此不可能发出一丝光芒,甚至会被领导“枪决”。只有作品时光往后推移、流逝,处于遥远状态时,作品中的现实才会闪闪发亮,被广大读者认可,甚至被后来的领导认可。当然,还存在一种遥远的现实作品,这样的现实作品已经被作者虚构,抑或整理书写成真真假假,让读者阅读得模棱两可,是真?是假?正如余华所说:“应该看到,这过去的现实虽然充满了魅力,可它已经蒙上了一层虚幻的色彩,那里面充满了个人想象和个人理解。”由此可知,“真正的现实,也就是作家生活中的现实,是令人费解和难以相处的。”但为了生存,也得与这样的现实相处。
作者简介:马永欢,永平职中教师,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东方散文》等多家刊物微刊专栏签约作家,《永平回族》杂志主编,《东方散文》杂志编委,《当代精英文学》编委散文副总编。作品在《散文百家》《北极光》等报刊上发表,出版9部著作。作品入选多种选本,荣获采风网2018年度“银牌作家”奖,荣获河北省采风学会2018年度“银牌会员”奖,荣获大理州2013年度公开出版图书奖等多项奖项。参加第八届全国回族作家、学者笔会,《踏雪寻梅》首发式在《东方散文》遵义笔会举行,奔流文学院第七期作家研修班学员。文学成就载入《中国回族文学通史》,《永平记忆》等5部著作被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
责任编辑:李洪涛
[上一篇] 共同走进文学情感的世界
[上一篇] 乔红的妙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