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传说故事 >  贾三子
贾三子
作者:赵志勇





       清末民初,直隶赵州贾王村,出了位奇人叫贾三子,练得一手“随手拳”。“随手拳”乃是稀有拳种,据说系宋末元初张三丰所创,此后渐布天下,形成一大武术门派,后人称之为“随手门”。
贾三子,号老捷,生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自小家境贫寒,为了讨生活,他经常在农忙时节扛着铺盖卷儿,到周边村庄为富家揽活。别看贾三子年龄不大,但他耧犁锄耙,样样精通,且眼里有活儿,腿脚勤快,不管是打长工还是做短佣,东家都使着顺手。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贾三子已经长成了个大小伙子了。那年,他辗转来到元氏县毛遗村,帮人收秋,东家见这小伙子尽管个头儿不高、干巴瘦小,但长得虎眉虎眼,身子骨又结实。而且做起庄稼活来十分有眼色,从不偷懒,便从心里喜欢上了这个依劳本分的后生,盘算着将其招赘入门,也好晚年有所依靠。东家不便直接提亲,私下托了刘媒婆说媒拉纤,刘媒婆使了好处,扭扭哒哒来到田头,找到正弯腰割谷子的贾三子:“三子,东家想招个倒插门女婿,看上你了,这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事,你要是同意,秋后便可择日成亲。”贾三子上有两个兄长,排行三,这样的家境很难娶上媳妇,听了媒婆的话,他痛痛快快就应承下来。自此,贾三子便在毛遗村入赘,做了上门女婿,村里人都戏称他为“毛遗三”。
       这年深秋,场光地净,从山东来了一位随手拳师。此人侠肝义胆,爱打抱不平。前不久,他行走街头,偶遇一恶霸光天化日之下调戏良家妇女,上前好言相劝,怎奈那恶霸不以为然,反而口出狂言,生出强占之心。拳师出于义愤,就像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般,下手重了些,只一拳便打死了欺凌弱小的恶霸,身负命案的拳师因而被官府捉拿,这才出逃至毛遗村。拳师在这穷乡僻壤安顿下来后,遂设场授徒,以谋生计。他最初只收有四名弟子,其中便有贾三子。贾三子跟着师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细心揣摩随手拳见招拆招,见势打势,借力打力,连迎带打,将计就计,就机随机的诸般拳理,武功更见精进。
        好景不长,恰逢拳师设场授徒对头一年的时候,案发被抓,扣押在元氏大牢。当时,犯人坐监,家人要送饭。贾三子感念师父恩德,连续送饭三年,今天包饺子、明天大锅菜、后天干挑面,尽量让师父吃得可口些,而另外三个徒弟唯恐案件连累着自己,个个都躲得远远的。贾三子的为人让拳师深受感动,遂在狱中将一身真功悉数相传。最后,仅剩“阴阳捶”一招,却断然不肯再传。贾三子苦苦追问缘由,师父才道出真情:“三子啊,练此功者必绝后,你娶妻尚未生子,不学也罢!”“师父,我心意已决,宁可绝后也要学得此招。”“唉!”师父叹口气,“教给你这招,既对不起你,更对不起你老岳父,他还指望你传宗接代!”言罢,含着眼泪一招一式地传授了“阴阳捶”绝招。贾三子掌握“阴阳捶”功夫后,果然一生无后。
拳师传授给贾三子“阴阳捶”不久,瘐毙大狱。同门师兄弟多次要挟贾三子献出绝技。而贾三子鄙其为人,拒绝传授。为此,三位师兄弟这个找茬,那个闹事,屡屡制造事端,贾三子已经难以在毛遗村立身。无奈之下,贾三子于民国二年(1913年),沿着古道,在落日余晖里赶着牛车,携妻回到贾王村,靠种二亩薄田半饥半饱艰难度日。
       武行有句行话,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贾三子武功极高,但从不轻易示人。一次,一位村民给自行车打气,让他帮忙按按车胎,看打足气没有,他用手稍微一捏,外胎就贴住了车圈,那人接着打,过了会儿,贾三子再捏外胎就又贴住车圈,最后竟至车胎打爆,人们始知他内力之大。还有一次,两个年轻人缠住贾三子,让他露一手。贾三子拗不过,只好让每人拿一束长满葛针儿的枣树枝,分站屋门两侧。两人不停地上下抡动,贾三子从屋里一个箭步窜了出来,枣树枝竟连碰都没碰他一下,贾三子身法之快由此可见。贾三子不但内功强、身法快,拳力也大得惊人。过去的水井水面较浅,只见贾三子冲水面三拳打下去,井水就像喷泉般冲向空中。
贾三子在村东有二亩薄田,地中间是他家祖坟,坟旁长着两棵一搂多粗的大杨树。一天,大风刮掉一股胳膊粗的树枝,挂在四丈多高的树杈上。将近中午,左右地邻六七个人都到大杨树下乘凉,其中一个小伙子对贾三子说:“三大伯,把这股死树枝弄下来吧,不然刮下来砸住谁都不好。”贾三子说:“好啊,你们上去拿下来吧。”几个半大小子争着去爬树,但由于树干又粗又光滑,怎么爬也爬不上去。这时,只见贾三子围着大杨树转了一圈,向上瞅了一眼,接着倒退了十数步,运足气快速奔向大杨树,当离树还有五六步远时,他纵身向上一跃,左右脚各只点了一下树身,随手把死树枝摘了下来,那树枝尚在半空,他早已轻轻落地,再一伸手接住树枝。小伙子们直看得呆若木鸡,愣在一旁。
       民国六年(1917年)赵县发大水,村南的大沙河里水流湍急,巨浪滚滚,人们远远地站在河边看水。这时只见在离河岸三四丈远的水面上,冲下来一根檩条,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紧紧抱着檩条,在水里翻滚沉浮,不停地喊:“救命!救命!”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贾三子一个箭步冲到岸边,脚尖点地稳稳落在檩条上,顺手提起孩子返身跃到岸边,没等人们反映过来,孩子得救了。
村里年轻人仰慕他的武功,纷纷前来拜师学艺。民国十年(1921年),贾三子开始在村里收徒传艺,前后收下武永江、武成季、王三子、张俊岭四大弟子,他们常年跟随贾三子习武,寒暑易节,从不间断,均成一代高手。民国十三年(1924年),武永江、武成季参加全县武术比赛,在双人对打项目中拔得头筹。
       “七七事变”之后,日军占领赵县,严格控制人们习武练拳。贾三子的武场被迫关闭,大伙只能在地下偷着练。又过了那么几年,日寇俨然成了秋后的蚂蚱,败局已定。贾三子见时机成熟,再次开场授徒。村里人听说贾三子和徒弟张俊岭重新开场授徒,呼啦啦一下子来了20多个。此时,他的另一弟子武成季已经为国捐躯了。据说武成季死得很惨烈。他参加了国军,任武术连连长,在武汉会战南线作战中,与日军激战三昼夜,数次短兵相接,几度肉搏。武术连在他的带领下,人手一把大刀,呼喊着向鬼子冲去,仅武成季一人就砍死了18名鬼子。日寇恼羞成怒,调来四五十架飞机狂轰滥炸,武成季牺牲时年仅33岁。消息传来,贾三子难受得像害了场大病足足躺了一个月。
       武场重开后,主要由他的徒弟张俊岭亲手教授,而年近古稀的他每天则坐在太师椅上看徒儿们操练,看到不规范的动作就进场指导。一天晚上,贾三子教授徒弟如何使用绳鞭,他说:“绳鞭虽软,但用起来一定要象一根棍那么直、那么硬,只有如此它才能具有杀伤力。”见徒弟们始终不得要领,他于是说:“我来两下,让你们看看。”说完,他让徒弟在三米远的地方点上了六柱香,接着用块黑布把自己的眼蒙上,只见他屏住气息挥动绳鞭,‘啪啪啪’六鞭打下,香头应声落地。徒弟们个个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些生逢乱世的年轻人每天都集中到贾三子的院子里练拳,尽得真传。
1963年冬,贾三子在一个雪天病逝,活了87岁。有人算了一笔账,从贾三子把“随手拳”带到村里算起,“随手拳”已经传承了六代,共122年。如今,贾三子的乡亲们依然还在习武练拳。贾三子的传奇故事也会一代代传下去。
     

      作者简介;赵志勇,1964年出生。现在赵县广播电视台工作。散文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文化报》、《河北日报》、《石家庄日报》、《太行文学》、《当代人》等报刊。2008年和2009年先后在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散文集《天下赵州》、《赵州这杯茶》。散文《漫步柏林禅寺》曾获第六届河北省散文名作一等奖。《赵州这杯茶》获第七届河北省散文精品贡献奖。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下一篇] 乡野奇人之—-“庆源斋”掌柜

[上一篇] 狗刨泉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