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作品评论 > 审视转型时代 思悟多彩人生 ——冯小军创作论
审视转型时代 思悟多彩人生 ——冯小军创作论
作者:杨立元

 

 

卢龙古名孤竹,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出现过许多名人贤达,以及优秀的文化人才,现在河北省林业厅任职的作家冯小军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于1956年5月出生在刘田庄镇山善庄。这是燕山深处远近闻名的“柳河圈”里一个普通的小山村,村子虽小,却山清水秀,景色优美。站在村里往南眺望,曹操曾登临过的、李大钊数次避暑的著名的碣石山就在眼前。曹操东征乌桓,在此写下了“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名篇,李大钊认为这里“是然的美,是美的自然”。这里也曾留下许多文人墨客的足迹和笔迹。这种“碣石遗风”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冯小军。他从小就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并酷爱文学的人。多年来,怀着文学梦想的农家子弟,锐意进取,积极创作,一步一个脚印地像登山般地从基层攀登到了省直机关,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一位有影响的作家。

多年来,冯小军从事党务、政务工作,干一行爱一行钻研一行,多次受到有关部门的表彰奖励。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曾经授予他“全国林业宣传先进工作者”称号。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等部门授予他“林业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称号。国家林业局、日中绿化交流基金事务局联合表彰民间绿化项目管理工作,他被授予先进个人称号。他笔耕不辍、著书立说,先后出版过《农业社会化服务研究》理论专著和《艰苦行业和边远地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思考》等著作和论文,1996年,他获得唐山市首届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提名奖,2006年,他成为河北省为数不多的正高级政工师。

冯小军经历了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在工作中贯穿学习,学习又不脱产。尽管他没有上过一个“全日制”的大学,却先后读了“五七”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央党校函授学院“三个大学”。他酷爱学习和钻研,有文学创作的激情理论研究的自觉,并善于将二者融会贯通。他常常结合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写作新闻稿件。他的论文集《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和新闻作品集《谁说鲜桃不能过江》分别由中央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获得好评,产生影响

冯小军有很高的创作禀赋和天性多年来笔耕不辍,工作之余坚持创作,先后涉猎诗歌、小说、报告文学、散文等多种体裁。后来经过多年揣摩、选择,逐步确定了以散文创作为主的方向,先后出版了《转型期笔迹》系列著作:《别忘记这片树林》(报告文学)、《打着水漂过河》(散文)和《坐在后门槛子上好好想想》(诗歌)。这是作者多年来对现实生活的记录和写生,也是作者心灵轨迹的回望和写真。它真实地记录了社会转型期的发展历程和作者心灵流变的历程。对于转型期这一特殊时段,作者从行政领导、记者、作家的三重眼光来观照和审视历史,并从哲学、文学、史学和美学的多重思路来创设和构建作品。这样使得这部作品有了丰富的意义和丰厚的内容。最近,他又出版了《林间笔记》和《美在民间》两本散文集。同时,在《中国作家》《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大量文学作品其中《敦儿哥种冬枣》获首届梁希林业文学艺术奖,《移墨丹青上荒山》获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等部门“关注森林文化艺术奖”一等奖,《土地啊,土地》获中国散文学会等单位“西柏坡散文节”一等奖,燕山深处的年味》获中国散文学会、河北省文明办等单位征文一等奖。他的作品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影响,其中《纽约的城市森林》收入中学教材,《“一休”和尚的秘密武器》《禅味梨花》分别编入2010、2011年度《我最喜爱的中国散文100篇》,《常绿树 落叶树》《禅味梨花》《母亲的干枝梅》《周年,写给父亲的信》分别编入《中国散文大系》各卷,《土地啊,土地》等9篇作品入编《河北散文家作品选》。他先后被《生态文化》杂志聘为编委,被《散文百家》杂志聘为特约撰稿人,个人事迹入编《中国散文家大辞典》。他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和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同时兼任中国林业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河北省散文学会常务理事。

回望冯小军的文学创作道路,可以梳理出他创作的大体脉络:从1972年到2006年,从未间断过写诗和散文;1997年到2000集中从事报告文学创作;2006年至今主要从事散文创作。纵观冯小军的人生历程,他集官员、学者、作家于一身,在繁重的业务工作同时利用业余时间著书立说,成就了自己多彩的人生、多样的身份。

 

    二

 

冯小军从小就有文学梦,他的文学创作生涯发端于诗。在读初中的时候他就开始写诗,并十分痴迷。1977年,他的一首小诗《做灯笼》发表在当时的《卢龙文艺》上,并得到了1元稿费,这使他喜不自胜。当时他在教书,待遇是“工分加补贴”,一个月的薪酬合计起来不过10块,这一元钱现在看来微不足道,但在当时已是不少。就是这一元钱的稿费,使得他所在学校热闹了好一阵,村里的一些人也知道了什么是稿费,人们互相传说,甚至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更让他高兴的是,邮递员带来了县文化馆送给他的一本刘章的诗集《燕山春》。翻开诗集,一股墨香扑鼻,他如饥似渴地读起来,得到了莫大的精神享受。

这些都成为了冯小军创作的激力,创作欲望越来越强烈,处于一种创作的亢奋状态。打那以后,他写的诗更多了。无论是读书还是工作,有感而发的时候他便草拟成诗,一首一首地抄在笔记本上,却很少寄出去。他说:“我不是诗人,充其量是一个业余诗歌作者。我在报刊上发表的诗歌非常少。但是,我却爱诗。——爱读,也爱写。在报刊上看到诗歌的时候我差不多都要读;我偶尔写,但并不是写了就寄出去发表,而是在写了以后把它搁置起来,有意识地沉淀一下。等到有闲的时候再拿出来看,之后又束之高阁。”[1]他相继在《文艺报》《中国林业报》《燕赵诗词》等报刊发表了一些诗作,而大部分诗歌见于他的诗集《坐在后门槛子上好好想想》。仔细分析这部诗集,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一)真情出真诗

诗贵真情。陆机在《文赋》说:“诗缘情”。严羽在《沧浪诗话》也说:“诗者,吟咏情性也”。多年来,冯小军不仅用诗抒情言志,也为的是自我渲泻、自我完善。他在《我要在心中预备一块橡皮》这样写道:“我要在心中预备一块橡皮,/当擦拭办公桌椅的时候,/我要拷问心灵,/事业,/有没有出现过败笔?//我要在心中预备一块橡皮,/当清扫卧室的时候,/我要盘问心灵,/生活,/有没有投降过名利?//我要在心中预备一块橡皮,/时刻防备心灵生长污渍。”这是诗人心声真言:他时刻在追问心灵:“在事业上有没有出现过败笔”、“在生活中有没有投降过名利”?这种“每日三省吾身”的态度,逼视心灵、透视生命、审视灵魂的拷问,会使事业、生活永远洁净,会使灵魂、心灵永远明澈,没有污渍,不被污化。这种人生态度会使我们每一个人引起心灵震撼和道德反省的。大概每一个人的心头都会有过或还有污渍,可贵的是不断擦拭的精神,这样可以防微杜渐、消除污渍,防治漫延和扩散,许多人的腐败就是因为对自己的心灵缺乏擦拭。他在用诗鞭策自己,也在启示别人。如果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这样的橡皮,我们的心灵将会更加明净,未来的生活将会更加明丽,社会的前程将会更加明亮,中国梦也会更加明媚。如在《不老松的生存意义》、《麦黄草》等作品中表现出了作者“不慕”名利、“不羡”虚荣,“默默无闻而却又刚毅坚强”的人生向度以及要有“像竹子一样富有气节/具有宁折不弯的气魄”的坚韧性格。就这样,作者把从内心深处提炼出的一些思考写得深刻省人、给人启迪。“冯小军的这些诗是心之泉的流淌,是为情选言,不装腔作势,不忸怩作态的自然歌唱。真情出真诗,情真、字朴。‘朴’者,不打扮,不装饰,亦真也。”[2]

(二)充满人生况味。诗歌不仅是自我心灵的映现,也是生命历程的写照。冯小军在诗中表现出了他人生历程的不同阶段,可以说,他歌的诗歌不仅是他的心灵流变的显现,也是他的人生历程的表现,不仅是他心灵的笔记,也是生命的印迹。如有一首题为《服药》的诗,写的是童年吃药的过程,充满童趣。他先是写“我”拒绝吃药”:“我肚子疼/疼得哭/父母急了/急得团团转/爸对妈说/给他吃药/我于是打滚儿”。然后写“我”的疑惑、犹疑:“早就听说药苦/爸爸却说‘不’/妈妈更说‘甜’/我疑惑/瞪大的/是一双泪眼//父母于是放弃/我却忍不住疼/矛盾着/犹豫着/想偷吃桌上的药”。这里把“我”怕吃药又想吃药的心理描绘得细腻真切。于是形象传神写出了“我”想偷吃桌上的药”的过程:“我”“先是舔/后是咽/甜的/可是/后来又苦了/等到肚子不疼的时候/我好像明白了一点/什么……”“我”先舔后咽,感觉是先甜后苦,“等到肚子不疼的时候/我好像明白了一点/什么……”这首小诗,写吃药的情节虽然简单,“我”理活动表现得很复杂多变、充满童趣。应该说许多人在儿时吃药都有过的类似经历,而诗人独发而为诗,写出了良药苦口利于病的人生道理,充满人生的滋味,表现了人生往往是先苦后甜的意味。再如《你的信》是一首爱情诗,充满时代的况味和恋爱的趣味,写得真实、真切、真美,把青春期的恋爱心理写得惟妙惟肖。此诗先写等信的焦急:“等待你的来信,/我睡不好觉。/盯着闪闪的星星,/我瞅见了你的眼睛。/云彩遮住了月牙儿,/又想起了你的身影。”此处以“星星”、“云彩”“月牙”喻人,写得情景交融,充满恋爱的情趣。朝思暮想的信终于等来了,但又怕被人发现:“邮递员的喊声叫我心惊,/我惧怕他的大嗓门儿,/惊动了四邻。/拿了你的信,/我像做贼,/忙着把它藏进衣兜然后写拿到信后的喜不自胜:“把信拿到手上,/不肯马上拆开。/先是放在鼻子底下/然后照照阳光这里生动地写出了热恋中的甜美。结尾处写道:我猜想——/里面飞出的是微笑,/还是嗔怪。此处可谓画龙点睛、生动传神地表现了中对方对自己不知是“微笑”,还是“嗔怪”这种猜测对方对自己爱的心理以及用信件传递恋情,是上个世纪七、八十时代人们大同小异的恋爱方式,现在读来,仍饶有兴趣儿令人忍俊不禁。而另一首《活明白了,也老了》表现了人生过程就是得与失、收与丢、明白与糊涂、选择与放弃的过程,在一生如何学会择取与舍弃的普泛道理,由于作者体验的独特和追究的深刻,因此表现出了理性的深邃和哲学的意味:“回头瞧瞧人生路,/那会儿咋就那么愚?那阵子咋就那么傻?//那年那天那件事,/不该那么做啊!/那年那天那句话,/怎么那么说?”作者检点人生,回望人生,充满了自责和后悔,对自己那时的“愚”、“傻”追悔莫及,到老了,才“活明白了”。这鲜明地表现出了作者对自己人生行为的反思和追悔精神,其实,作者也不必自责,有很多的错处是时代和年轻造成的,这是人生历练必须经过的阶段,因为经验是用教训和挫折换来的。从作者儿时服药、青年恋爱、临近老年的人生体验的三首诗,我们明晰地看到了作者的不同阶段的人生体验,虽是个体性的,却有人生的一种普泛意义,他正是通过自己独特的生命经验表现了生活的必然规律。

(三)独特的社会关爱

作家的社会关爱既是文学走近人民大众,反映社会人生的一种必然之路,也是作家天性良知、道德操守的一种必然体现。这从屈原的“哀民生之多艰”到杜甫的“我愿天下塞土俱欢颜”,再到冯小军的社会关爱”,可以看出这种人文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他在创作中把自己的创作心智自觉地投放到人民群众之中,表现出了个体与群体同忧共难的大善。这种社会关爱首先源于冯小军的生命体验,因为他自身就是社会底层的普通群众、弱势群体的一员他们始终处于同忧共难、息息相关的生活状态有着和普通百姓一样的经历和感受他与人民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是“患难之交”。在作者的诗中,“社会关爱”不是一种情感施舍和怜悯,而是血浓于水的深情厚意,是人民大众“分享艰难”的人文关怀如在《与坝上敬老院的老人告别》,写的是作者因工作关系曾住在张家口坝上的一家敬老院中,与这里的人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临行时,老人们与他难舍难分,依依惜别。有一位老人说:“我们会永远记住你们听到这句话,作者的心一阵酸楚,泪水夺眶而出,含泪写下了这首诗:“现在就要离开!/相识虽然三月,/说话却能敞开胸怀。/我解读着你们的孤独,你们是否感受到了我的无奈?//你们没有亲情骨肉,/却总是惦念那早已离开的村寨。/是回去看望老屋,/还是追寻那些没有结果的恋爱//……与老人们一一握手,承诺今后还会回来。”这种顾怜、疼爱老人们的忧患意识和人文情怀感人至深,读罢不禁热泪盈眶。像这样带着感情温度和生命深度的诗在作者的诗中并不鲜见,如在《老黄牛》中,这样赞美默默无闻、勤恳劳作“老黄牛精神”:“打个招呼就跟你走。/拉车也行,/耕地也行,/多少苦累,/一声不吭”。“为了生存,/默默不停地干活儿。/晨钟暮鼓,奔波一段劳作的过程。//一生,/只做一件事,/用生命,/写一篇寓言。”这正是对具有吃苦耐劳、忍辱负重、默默奉献、不图索取的老黄牛精神的父老乡亲的衷心歌颂。从这里可以看得出,作者的心与底层百姓的心连结在一起,情融汇在一起。这种深切的对人民的关爱之情、之心就是作者生命的情结和心结。   

(四)源于心法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脉源远流长。冯小军读大学的时候曾经系统学习,对中国古典诗词涉猎较多,但受新诗影响,他写的都是自由诗。他曾如饥似渴地从西方现代派诗中吸取、借鉴,并将其融入自己的诗歌创作中,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他把其中精华的东西作为可资借鉴的养分,以营养自己的心灵和丰富作品的内蕴,而不是像当时的一些年轻诗人对此趋之如鹜,奉若神明,以致饥不择食,生吞活剥,失去了自己的根脉。他认为,写诗主要凭自己的感觉:“我写起诗歌来凭借的就是那么一点儿感觉。我认为,诗歌是通过高度浓缩、跳跃式的结构形式,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语言抒发思想感情,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凝练而集中,有感悟就可以成就。所以,她是能够为我们这样的业余诗歌爱好者运用的一种文学形式”[3]。诗是一种主情的艺术,更侧重内倾化,是一种对社会人生独悟、独得的艺术,所以是“源于心法”的艺术。尽管冯小军只是业余写诗,但他不缺少诗人素养。这种素养,是他诗的人生的一部分。“一个诗人,需要拥有直抵内心的诗性直觉,需要感、觉、悟和创作中的高峰体验”,[4]所以诗人刘向东认为:冯小军的诗歌创作“其艺术形式上的追求,并非源于取法,亦非源于技法,而是源于心法”。“总体上,我喜欢小军的诚实、坦荡、独立、清新和光明,喜欢他忘形于古今的真气;就诗篇个体而言,或流畅,或拙朴,以有趣味为要。”[5]准确地说出了冯小军创作的个中真谛

 

 

冯小军报告文学创作坚持“三贴近”原则,以真切的生命体验调查采撷身边的人物故事,追求为人民代言,为天地明心的创作目标,写作了许多报告文学作品,且成绩斐然。学者袁学骏在近作《文艺科学发展论》论述新时期文学创作的现实主义回归时指出,“冯小军的报告文学《别忘记这片树林》和《“1号文件”宣讲手记》是一位亲历者对‘三农’问题的真切记述。”[6]

冯小军喜欢直面人生、贴近生活的报告文学这种文学形式。这是因为“在我国的现代历史生活中,许多报告文学作家,积极投身于民族解放和国家振兴的伟大革命洪流,真实生动地报告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各类人物事迹,对于激励人们的革命热情和斗争意志发挥了非常明显的作用。”[7]冯小军的报告文学创作无疑是这样的一种报告。他说:“在众多的文学样式中,我之所以看重报告文学,首先是因为报告文学适合我的工作需要。”[8]1997年,冯小军从唐山调河北省林业厅从事宣传和《河北林业》编辑工作,兼任《中国绿色时报》记者。这次工作变动为他的报告文学创作提供了舞台。在以后三年多的时间里,他从燕山到太行山,从渤海之滨到坝上高原,跑了一百多个县,深入深山老林调研采访,写了大量的消息、通讯、调查报告。值得称道的是,冯小军在做宣传工作时没有停留在一个行政官员和记者的层面,而是有意识地拓宽创作渠道,选择了报告文学、散文等体裁,以记录转型期社会生活的自觉意识,在完成了新闻宣传工作的基础上,深挖题材,创作了一批有深度、有热度的与社会密切相关的报告文学,这是他高于一般新闻工作者和业余文学爱好者的所在。分析冯小军报告文学创作,有以下一些特性。

(一)塑造了一批绿化先进人物

在冯小军报告文学作品,不管书写的对象是县长、局长,还是乡长、村长或更多普通的庄稼人、林业职工等不同身份的人们,他们的追求对象都是一致的,这就是克服种种困难在荒山野岭上不断地植树造林。在这持久不断地植树造林过程中,或许没有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可是很多人在同严峻的自然环境进行斗争的感人事迹还是被冯小军发现和真实的表现出来了。正是在这些非常现实的生活平台上,作者发现和表现了许许多多人的为绿化环境、美化生态,而默默无闻、持之以恒的绿化行为和献身精神。为此,著名报告文学评论家李炳银在《凝望播绿的人们》对冯小军的报告文学这样赞誉:“我以为,在文学的写作过程中,选择什么对象永远是写作的第一要务,这不仅体现着作者的社会人生态度,也表现着作品的价值。冯小军选择了许多在荒山播绿,在创造新的生态环境道路上顽强拼搏的人们作为自己的书写对象,这本身就是一种值得肯定的选择。[9]”这种评价无疑是十分准确的。

在冯小军的报告文学中,生动地和深度地塑造了一批绿化先进人物,创造了“绿化先进人物系列”,或曰谱系。在创作中,他既从历史的角度真实地记录了不同身份的“拓荒人”为了改变落后、摆脱贫穷而矢志不移、不畏艰辛地进行拓荒播绿的过程,也用美学的眼光凝望那些绿色使者,赞美他们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类生态文明,“移墨丹青上荒山”、建造美好家园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如《他与美丽的山林同在》中的赤城县独石口镇的王美林,“用青春和热血换来了家乡片片美丽的山林”,为了绿化荒山,他殚精竭虑,废寝忘食,把全镇的每片山场都走遍了,对全镇的每一片林地、每一道沟梁都了如指掌。为了保护造林成果,他不徇私情、严格执法。但在督办植树造林时不幸摔下山崖,牺牲了宝贵的生命,被大家誉为“不好找”“好人”如《项目村长》中的承德县八家乡东窝铺村的村长李学文,带领乡亲们植树造林,经过数年的努力,不仅改变了生态环境,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使得山清水秀、民生富庶。《掩映在绿荫中的金子》中的魏县的林业科技工作者刘振廷,钟情林业科技,甘愿放弃不少人千方百计要获得的仕途机会。《老红军的绿色军哥中的军队离休老干部刘九令不顾年事已高,脱离安逸舒适的生活,主动投入治理荒山的“战斗”自费承包六十亩沙荒地,经过几年的不懈治理使得沙荒地变成了果园。可是合同到期时,他却把果园无偿地交还给村集体,等等。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别忘记这片树林》里李生荣、冯玉梅夫妇的身上,他们几十年来与山林不弃不离,相依为命,树林成为了他们生命的全部正是这些“拓荒者”们以全身心的生命投入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来创造绿色、保护绿色,才使得我们的家园绿色葱郁、绿色温馨,成为诗意栖居的乐园。

(二)注重追求美学效应

冯小军笔下的些绿化先进人物可以称得上是“绿色的使者”,而作者则是“绿色的者”。他文学为人民代言、为社会尽责的使命意识弘扬主旋律,表现正能量,使他的作品充满强烈的时代精神丰富的人文精神,把“绿色的使者”形象塑造的多姿多彩,熠熠生辉他的报告文学不仅追求社会效应,也追求美学效应。他在创作中,善于运用多样化的艺术手段以增强作品的审美性,使得作品成为美文。首先,“十分重视报告文学的整体构思,在集中、选择生活材料的过程中,为作品的思想意义寻找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把高度的思想性和尽可能高的艺术性结合起来,把政治倾向性和艺术感染力统一起来”[10]如《移墨丹青上荒山》中的以“丹青”为喻体,为主题词,显得形象生动,富有诗意,借以表现主人公的人生行为和思想境界。这篇报告文学写的是涞水县三坡镇北禅房村的李明水有绘画一技之长凭借笔墨“丹青”使他成为了当地先富起来的人。但当他看到村里的许多群众生活还处于贫困之中他用自己的钱来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为了使家乡彻底脱贫他决定移墨“丹青”上荒山,带领乡亲们植树造林、改造荒山,描绘出了更大、更美的巨幅“丹青”。同时,他在作画的过程中,不但改变着村里的落后状态,也在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人生状态,不仅造林,创造生态,也树立了人生形象,创造了生命的辉煌在文章的最后,这样写道:“李明水现在已经不是用他的画笔在作画,而是用他的生命,用青春的年华在尽情地描绘着北禅房的山水;他涂红抹绿已不是在尺寸之间,而是在倾尽全力描绘北禅房更绿更美的‘大画’——最美好的现在和未来”。卒章显志,深化了主题,升华了主人公的创作“丹青”的价值和生命意义,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其次,他在创作中,“服从于事件发生、发展的内在逻辑,要在事件、人物精神内髓的关照下搭建结构,取舍材料。以问题的内在联系为纲纪完成审美流程”[11]。如《绿色使者》中的乔文明痴迷绿色、热爱林业,为官多处,但每走一处都织就一片绿荫,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绿一方。全文以绿为脉络,为主线,为内在逻辑,主人公为了绿而为官,为了绿而奋斗,这样全文脉络清楚,主线明晰,文章也写得绿色盎然,生气灌注。再次,他“在创作中高度重视细节描写。因为细节的真实不仅仅是报告文学真实性的需要,更是文学性的需要。生动的细节描写能够给人身临其境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艺术性”[12]。如在《大老季》中,他细致入微地描写了季树海和他的儿子商量改名字的经过;在《敦儿哥》中,他详细地描写了敦儿哥在“上海宾馆”和几个歹徒唇枪舌战的场面。所有这些,对主人公性格的刻画是非常有益的。

(三)处处洋溢着理性精神

冯小军认为,报告文学创作一定要张扬理性精神。他的作品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深刻的理性力量。他善于通过一个个典型人物和事件来呈现时代精神和表现党的方针政策,达到了一种对历史必然性的认识,显现了作者对历史嬗变发展进程中的反思和判断,同时也使得作品深邃的思想容量、深刻理性力量得以生动的展示。《一号文件宣讲手记》他通过鲜活的事例、自身的体验和工作实践反映了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对“三农问题”所带来的巨大变化,表现出了“农民的经济状况”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与城市、与整个社会的宏观形势关系紧密”的道理,真实、生动地说明了制定行之有效的符合农民利益的政策(富民政策)是多么的重要。

同时,作者还善于将这种历史真实、哲学思索融入生动的描述和透辟的议论之中,因而使得这部作品文采焕然、警策动人、充满诗意。这正如著名报告文学家评论家李炳银所说“在冯小军的笔下,不少的人们植树布绿最初的愿望是为了改变贫困的生活,或许还没有把自己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的认识观念联系起来。然而,他们劳动创业的结果恰恰是同这些先进文明的观念相吻合的。所以,这些‘播绿’的人们,实际就已经站在了人类生态保护大军的队列里了,他们是一些十分值得我们敬佩的人。冯小军的作品既肯定这些人们的动机、效果,对于他们在‘播绿’过程所表现出的坚毅,勇敢,吃苦,无私和智慧内容,也给予了非常热情的赞誉,给予了真诚的肯定。所以,这些作品是劳动美的图画,是劳动美的歌诗。”[13]

 

    四

 

冯小军的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体现在散文上。他已经出版《转型期笔迹——打着水漂过河》、《林间笔记》、《美在民间》三部散文集。在《中国作家》、《散文百家》、《中华散文》、《散文世界》、《人民日报》副刊、《河北日报》副刊、《中国文化报》等发表散文二百余篇。散文作品编入《中国散文大系》、《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中国当代散文精选》等几十个散文选本。事迹入编《中国散文家大辞典》,多篇作品编入2010年度、2012年度《我最喜爱的散文100篇》。

他的散文不仅让读者爱读,也得到了许多作家评论家的好评。著名学者、散文家林非认为:“小军先生的散文有种生命的动感。在他的作品里,常常让人品味到一种幽默和讽刺的味道,使得他的作品非常深沉和厚重。”著名诗人、散文家石英认为,“在冯小军的笔下,没有过分地雕饰,只有自然而然的话语魅力;没有刻意营造的篇章结构,读来舒展自如。”著名诗人、批评家刘向东认为,“小军兄是自然之子,同时又是文明之子,二者间的平衡决定了其创作的风格和品质。”

下面,我们从思想和艺术、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对冯小军先生的散文进行讨论。

一、题材广泛、思想深刻。冯小军的散文题材涉及的范围很广。举凡社会动态、人性探索、农村生活、亲情关系、地域胜迹、森林草原,乃至动物习性,民俗传说等等都有涉猎。“他腿脚勤快、思想活跃,发现问题,剖析矛盾,在忧与乐、善与恶、光明与黑暗,坚守与放弃中修炼内功,提高艺术水平,不停地用一把把火点燃自己,再传给别人。篇篇有的放矢,没有无关痛痒、无病呻吟之作。”[14]就思想内容来说,有以下一些特点。

1.呈现矛盾冲突,表现人间冷暖。冯小军在散文集《美在民间》后记里说:“散文召唤自由是因为世事内底里蕴含着冲突。……它们(散文)对冲突的处理尽管可以借鉴其他的文学形式,但是却不等同。譬如戏剧和小说,它们表现冲突往往通过情节、对话等方式,铺排、曲折、推进高潮;而散文却不是,它不是对一个事件冲突过程的全面展开,而是通过语言营造出一个独特的文学氛围,通过艺术手段释放和表达出作者的鲜明态度,使读者体会到他们心灵的颤动。……在表情达意中,将内质里头蕴含着的冲突因素表达充分,这样的散文更耐读。”[15]仅以冯小军早期写作的《伯父葬在了他放过羊的山坡上》来说,三千多字的篇幅,大致总结了伯父平凡却艰辛的一生,字里行间洋溢着他对伯父的怀念和同情。在揭示了伯父不幸命运的同时,完成的却是一个时代农民命运的集体记忆。《婚宴上动刀》围绕着二姐婆母故意将烧得不熟的大块肉上桌待客的故事,描写贫困年代里农村妇女的吝啬,揭示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燕山深处农民生活的苦难,也写出了自己作为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的鲁莽和无知。《“一休”和尚的秘密武器》,一方面揭示了当今社会浮躁的现实,另一方面指出在浮躁年代里的人冷静处事的必要。在《攀附》一文里作者告诉人们,二百多年前蒲松龄做塾师时攀附淄川望族毕家,而今天,淄川毕自严故居的旅游开发却要仰仗蒲松龄的名望。作者呈现古今两种攀附情形,在对立中揭示了世界的复杂性。《三月茵陈四月蒿》一文指出,本为一物的蒿子,三月收获的是价值颇高的茵陈,而到了四月,割下来却成了只能烧火的蒿草。仅仅月余,差别之大让人咂舌。它告诉我们,只有抓住合适的机会、优秀的物性才能体现出来的朴素道理。我们虽然不能说冯小军笔下的散文篇篇都体现着精神上的纠结与冲突,但研读之后我们不难体察,冯小军的创作实践与他创作的主张是息息相关的。

2.充满自然之爱、细腻描摹森林。正如文学评论家刘绍本所说,“冯小军的散文尽情地开拓着乡土中国,抒写着平原、山地、庄稼、植被。他不是闲情逸致地逛景、说景,而是展示着生存的环境和向往的世界。……那是天然的厚重积累,是一个人文风景记录者精神世界中最宝贵的一部分。”[16]冯小军以“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的职业自觉,“在繁重的业务工作余暇里开展生态文学创作,其艺术追求已经由兴趣层面逐步地提升到了使命层面。”[17]《林间笔记》里的六十多篇散文全部与树木、森林、溪流和草地有关。他写了北方常见的高大乔木和低矮灌木,既有常绿树,也有落叶树。作品里的物象既有野草、山花,也有各种鸟儿和动物。有北方原野上的葳蕤的杨柳,也有江南山水里的纤细的毛竹。笔触所至,既有林间的蘑菇、地衣、马勃菌,也有海边的翅碱蓬。有健康的落叶松林,也有遭受森林火灾后残败的火烧迹地。有北半球燕山深处冬天农家房屋里的冰窗花,也有南半球炙热的澳洲大陆上不同种类的桉树。有黑龙山自然村落里母鸡带着鸡雏在草垛旁觅食的情景,也有纽约市区多彩的城市森林。可以说,这是一部融知识性、趣味性的生态文明艺术读本。

3.褒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冯小军散文作品里有相当一部分随笔和杂文。它们取材新颖,视角独特,言简意深。诸如《谈唆使》、《鲁迅今年七十三》等等。在《站在废墟上握手》里他赞美的是领袖对人民的关爱,世界人民的友爱。在《亲情“叫早儿”》里抒写的则是家长对子女的怜爱。《把“给人留饭”的美德放大》和《七夕:有关农民工的几个话题》呼唤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环境里人与人应该保有的人间互爱。《但愿“穷鬼”不流行》、《公职主义》、《加楔儿》则是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无情抨击。《美在民间》、《活着,他只盯着一件事》、《苦难疗伤》等呈现的则是普通百姓生活里尽管有清贫和无奈却又到处洋溢着朴素美好的温暖情愫。《玩唬宝儿》通过对当下官场酒宴恶劣风气的冷嘲热讽,深深地呼唤着清明的世风。《经典的爱情和失败的婚姻》通过对当下畸形婚恋的批判,呼喊真情真爱。《人对动物的另类命名》、《故事二则》里通过对人性冷暖的展示,憧憬的是健康社会风气下善良的人世情怀。

二、形式唯美、风格朴厚。“叙述和描写是散文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表达方式,优秀的散文作品常常是叙述与描写交错在一起。二者的有机结合可以深刻地表达文章的主题,增强作品的感染力。他散文叙述与描写自然得体,详略得当。在他的作品里既有宏大的叙事,也有感人的细节。既有抒发感情的,也有表达哲思的。作品风格独特,好多篇章堪称美文。”[18]从艺术方面分析,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风格深沉朴厚。冯小军的散文往往不刻意追求奇绝峻峭的开篇,却能够在娓娓道来中逐渐地吸引读者进入到他要表达的思想氛围里去。“这一是说明他的生活底蕴丰赡。厚积薄发,自然不捉襟见肘。二是他的把握能力很强,在运笔中能够自然擒纵。”[19]他常常运用憨厚朴实又活生生的个性语言,看似朴实无华,其实灵动感人。他注重人物特别是小人物的描写,往往只用简笔或白描,人物形象便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在《骑着兔子耍高粱叶》里,作者只用了一句“骑着兔子耍高粱叶——看你们人马刀枪”的歇后语,就把生产队里队长分配活计时社员们表现出来的慵懒和麻木的情形表现得准确到位,一览无余。又如《长短是个棍儿》一文,一位母亲因为没有为儿子争来上大学的指标就在大街上哭闹:“上工农兵大学还走后门,啥好事都可着你们?长短我们也是个棍儿,大小也是个人儿啊!”一句俏皮话就把老太太写活了。冯小军善于把老百姓口头的机言俏语写进自己的作品,运用乡俗俚语和群众语言,贴切自然,适当得体。

2、讲究叙事角度。石英说:“冯小军的散文作品的构思总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口’,然后引申开去。这样处理的结果,很好地避免了平铺直叙之嫌,使作品的风格显得很俏。《卢沟桥读石》一文就不同于类似题材的散文,他从‘石’切入,渐次向广度和深度延伸,最后便自然地与卢沟桥所经历的中华民族大事件相融合,从而很好地摆脱了平俗的结构思路,很有艺术的立体感。”[20]《土地啊,土地》一文由三部分组成,作者在每一部分文字的前面用富有诗性的语言开篇,使得整篇散文庄重中具有灵性,提高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3、善于联想。尧山壁说:冯小军的散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联想的运用。联想是想象的具体化,由一件具体的事物触发,展开与此相关的飞扬的思维活动,将不同时空、类别的现象联系起来,对比升华,使之具体化,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攀附》中,昔日的穷书生蒲松龄到淄川望族毕氏家里做塾师,有了饭吃,为《聊斋志异》创作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如今,毕氏家族早已没落,因为蒲松龄的名声才成了旅游点儿。”他这样写道:“今天我们看见的‘毕府’里这些‘绰然堂’和‘石隐园’等等,难道不是因为依附蒲松龄这座丰碑而存在的吗,这是多么让人震惊的逆转?二百多年前攀附人家的‘藤萝’今天成了‘寄主’,过去被攀附着的‘寄主’今天竟成了攀附旁人的载体或陪衬”。这是多么精辟的见解,发人深思。异曲同工的手法,还有在《萧红,一根儿浓辣的青葱》:“这个被她的父亲开除族籍的人,现在却成了这个园子的主人。而当时颐指气使的父亲,今天却早已退居到故事的背后去了。萧红不愿意走进的家门,却被后人强行拉了回来。”原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变化的根据正是人的价值。这样的文章哲理深沉,能够传之久远。”[21]

4、善抓细节。细节描写往往有助于提高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冯小军的散文作品善于通过细节刻画深入文本旨意,从而增强艺术张力。石英先生认为,冯小军同志在散文创作中细节的运用,在某些篇章中增色不少。……有时候,细节虽从表面上看似细小,却往往折射出人和事物中最本质的东西。它显然是与那种大而化之的浮泛笔墨对立的。[22]在《砍肉记》里,作者描述屠夫用手捡拾案板上的肉渣儿的情形,用“鸡鹐米”作比喻,将人物动作描写的惟妙惟肖。《你一鬃,我一鬃》里对一老、一少两个吝啬鬼用手使劲儿地弯着马鬃往酒碗里沾着酒液喝酒的神情描摹得堪称出神入化。在《二胡声声》中,他描写患病老师的痛苦,那“咳儿——咳儿——咳儿!声音响得带有金属切割的味道。他往往喘得一阵接一阵,两个胳膊弯曲着,肘子支在土炕中央,膝盖跪在炕席上,头使劲儿地埋下去、再埋下去,一直到脸面挨到炕席为止。”真是音、像与动作齐出、其痛苦的表情、难受的境况跃然纸上。

5.有浓郁的知性之美。冯小军的散文也像他的报告文学一样,作品里多有专业知识和历史资料的呈现。在《林间笔记》里,他写了冀北山地里诸如中华苦卖菜、黄海棠、石沙参、地榆等几十种野生花卉。还有不同种类蒿草的分类,不同的森林林相的描写。此外,他的笔下多有务林人才说的出来的口头语,诸如“竹子开花主人败家”,“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等等,这些生动的经验语句,使他的散文充满了丰富的趣味儿性。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冯小军的笔下多有对北方农村民俗风情、饮食习惯、生活习俗、待人接物场面的记述,像“长短是个棍儿”,“挣分儿不如做小人”、“骑着兔子耍高粱叶”,老百姓口头上鲜活语言的运用,在他的散文里呈现出的是一幅又一幅朴素的风俗图景,表现出一种醇厚的民间情怀,具有明显的史料价值。如在《白薯饭情结》一文中写道:“做格豆儿必须用一种叫擦刀的工具。是在一块木板的中间凿一个方孔,再在方孔的外沿上钉一块打了圆孔的铁皮,做格豆儿要事先和好面,烧好水,待到水沸腾时就把擦刀架在锅沿上,将预备好的面团放在擦刀的铁皮上,用手使劲儿的挤压面团,那面团儿便一点一点的穿过圆孔儿,落到滚开的水里,煮一开,格豆儿熟了,用笊篱捞出来放在凉水中,一个一个的格豆儿就互不粘连,宛若一只只小蝌蚪,圆润可爱。捞在碗里,用卤一拌,口感极好。

类似的散文作品还有《玩唬宝儿》、《香香嫩嫩豆腐仔儿》、《书屋》、《换手儿》等。

冯小军是一个成功的作家,在事业上,在文学上,取得令人羡慕的成绩,有了辉煌的文学人生。这源于他对文学的热爱,对文学的不懈追求,希望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达到文学和人生的理想境地。

 

 

注释:

[1][3]冯小军:《在平凡的生活中讴歌》,《转型期笔迹——坐在后门槛子上好好想想》后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68,270页。

[2]刘章:《真情出真诗——读诗集〈坐在后门槛子上好好想想〉片言》文艺报2007年3月1日5版

[4][5]刘向东:冯小军诗集《坐在后门槛子上好好想想》序言,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6]袁学骏:《文艺科学发展论》花山文艺出版社2012年5月第1第 119页。

[7]周百顺、李炳银《婚姻大世界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中国新时期优秀报告文学大系·总序)张锲、李炳银,2页

[8]冯小军:《转型期笔迹——别忘记这片树林》后记,《转型时代的报告——报告文学创作随想》,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04页。

[9][13]李炳银:《凝望播绿的人们》《转型期笔迹——别忘记这片树林》序,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第5页。

[10][11][12][14]冯小军:《转型时代的报告——报告文学创作随想》,《转型期笔迹——别忘记这片树林》后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14-315页。

[15]冯小军:《蕴含着某种冲突的散文更耐读——《美在民间》(代后记)》,现代出版社2014年1月版,第242-243页。

[16] [17]刘绍本:《林间笔记·序言》,《他走进了树木,却见识了森林》《中国戏剧出版社》2013年11月版,第 1—3 页。

[18]王克楠:《细腻的品咂,深沉的书写——浅析冯小军散文的内质和走向》《河北作家》2014年第1期。

[19] [20][22]石英:《于朴厚出见功夫》冯小军散文集《打着水漂过河》序言,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12版,第 5—7 页。

[21]尧山壁:《美在民间》序,现代出版社2013年12月版,第 3 页。

[下一篇] 《感悟诗怀》序

[上一篇] 空间书法、书坛奇葩——张隆宽“空间书法”之浅议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