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民风民俗 > 家乡的“龙牌会”
家乡的“龙牌会”
作者:常辉芳


 

     二月初二是中国传统龙抬头的日子。这时万物开始复苏,雨水随之来到,绿意已悄悄初露枝头。而家乡的二月二却是当地百姓集体祈福、万家团圆的盛会节日。在盛会到来之际,我看到朋友发来的视频中,家乡人身着鲜艳的衣服,击鼓扭舞,吹号耍杂。随着归乡脚步的渐近,不仅想起儿时家乡“二月二”的龙牌会。

二月二,龙牌会。因为这场盛会,赵县范庄不仅只是梨区的标志,也成为龙文化的重要传承地。记得小时候,过完春节,范庄人就开始翘首期盼二月初二的到来。龙牌会的传承者由村中60多户人家组成,这些人家被称为“户头”。“户头”们轮流供奉画在纸上的神龙。对待这些神龙就象弟兄赡养父母一样,按照约定每年一户轮流侍候。“户头”们有一个总管,就是龙牌会的会长,每年二月二,便由他来组织召开会议,分配迎龙、祭龙、送龙三个环节的具体事宜。

传说,二月二之前,龙牌跟前的白蛾会从四面八方飞来报到。穿山越岭而来的白蛾不免因劳累迷路飞入寻常百姓家。“户头”们告诉当地百姓,如果看到白蛾,就问它:“您是不是神蛾,如果是,就绕我转三圈,等圈转完了,就将白蛾送到当年龙牌所在的户头家”。当地百姓还说,白蛾飞到谁家,谁家当年一定会顺顺当当发大财。虽然半信半疑,幼小的我却是希望迷路的白蛾能来我家作客。终于有一年,在一场大风之后的下午,白蛾真得来了。母亲按照户头的要求说了一遍,白蛾当真疲惫而缓慢地飞了起来,最后落在母亲的肩头。于是我随母亲将其送到了村里的户头家。据说当年我家的梨品质特别好,丰产丰收的喜悦加之乡邻的传言,让我对龙牌有了真切的信服。

小时候,龙牌一年一度的盛会定在了每年二月初一到初五。五天时间,从声势浩大的迎龙时开始,在精彩纷呈的祭祀中展示,于庄严肃穆的送龙后结束。其中迎龙场面最大,鼓声阵阵街中行,喇叭朝天响万里,打钱竿、二鬼摔跤、骑毛驴、拉碌碡等由百姓自编自演的节目让大家过足了瘾。记得那年,正上初中的哥哥被选中参加二鬼摔跤表演,他灵活的动作、恰当的设计、精彩的表演让大家看得如痴如醉,而我也因此第一次兴奋地钻入人群看完了整个迎龙过程。迎龙时由于人太多,小孩子们看不到,只能爬上沿街的房顶上观看。当时在迎龙队伍所到之处,房顶上、墙头上、街道上处处都是人,我对“人山人海”的理解就是从那时有了深刻的印象。

迎龙的终点就是把各类祭拜图像张挂在一个事前准备好的巨大帆布帐篷内壁上。帐篷设置在村内空阔之处,还记得当时那个地方是一个围墙围起的大戏院。小时候,村内组织放电影、搭台唱戏都在此地。因为戏院北边有一个巨大的土坑,土坑里长满了高矮不一的树,晚上尚没有路灯等照明设备,每当行至此处便有一种阴森森的感觉。但二月二期间,这里却是人潮涌动、灯火通明的。整个帐篷在同一方向设有两个口,一个是入口,一个为出口。在两个出入口边上各放着一口与成人腰齐高的瓮,内装半瓮水和一个粗粗的木棍。说是左右各为一缸一瓮,小孩子便在大人的指导下用木棍搅动缸瓮的水,口中念着“搅搅缸,不长疮;搅搅瓮,不生病”。入口处还放置着一个装有白蛾的玻璃箱,透过玻璃可以看到白蛾在里面静静地爬着,觉得它们就是龙牌忠实的守护者。搅完瓮、看完白蛾之后,孩子们便跟着大人去帐篷内祭拜各类神灵。具体里面都有什么神灵现在已经记不太清,但画上的十二生肖与阴府的各类刑罚却是记忆犹新的。大家都会在自己的生肖前跪拜一番,然后对这些刑罚议论纷纷,表示人生一世决不去触犯这些罪责,否则死后一定会得到惩罚。我想自己的敬畏之心是不是当初就已根深蒂固,所以人生路上一直恪守着自己的原则——做人做事不逾越。

当地人都知道,祭拜之前,大家必须是净身漱口,并且保证三日内不食酒肉,所以既便是盛会期间家里来了亲戚也是素菜招待、白水解渴。祭龙期间,各类小吃摊、歌舞团、杂技团、唱戏班会闻讯赶来,在他们赚得钵满盆溢之时,也为这场盛会增添无穷的乐趣。还记得团团糖浠在小棍的搅拌下散发出白色的甜丝;还记得杂技团铁笼飞摩让旁观者惊叹嘘唏;还记得衣着凉薄的姑娘们在寒风中扭动腰肢;还记得那段《狸猫换太子》让我对经典剧目有了更新的认识……

盛会最后就是送龙。送龙有专门的队伍组成,“户头”们将帐篷内的神圣收拾停当装上木制的花轿,由四个壮汉抬起,随行的人们一路跟随“轿车”,将龙牌送至当年将侍奉龙牌的户头家,摆放完毕才算完成送龙这个环节。身后也会有村民们自发表演的节目供群众观看。

一场盛会历经5天完成三个环节。那5天是我们一年中最盼望的五天,也是小孩子最兴奋的五天。记忆中的龙牌会在我的心中既是精神的传承,也是文化的碰撞,既是感情的交融,也是团圆的象征。许多年没在二月二回过家乡了,不知道龙牌会在我的记忆中是否有失偏颇?在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的当下,当年的龙牌会也一定变了模样吧?

[下一篇] 话说蔚州历史文化之源 ——写给为蔚州振兴辛勤写生的画家们 若愚

[上一篇] “崩囤”忆故乡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