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百姓逸事》后记
作者:赵志勇
(赵志勇先生近照)
这本书最初不叫《赵州百姓逸事》,叫什么呢?叫《赵州乡野奇人》,书稿交到出版社后,按照编辑意见临时更改。书名换了,内容没变,依然是写生活在赵州大地上的各色人等,他们或男或女、或古或今、或文或武、或官或民、或富或贫、或雅或俗、或忠或奸、或正或邪、或善或恶,四十多个形形色色的乡野、市井小民,俱是些接地气、有故事的传奇人物。
这本书的起始纯属偶然。我和电视台的同事们开办了一个叫《非遗赵州》的栏目,两年多时间里,共制作了近三十期节目。采访的日子里,跑遍全县的各个角落,听到不少的轶闻趣事,也发现了不少乡村奇人。比如,熬熬,就是录制《何庄武狮》的时候,我不经意间发现的。会舞钢叉的熬熬,他满身的故事,让我牵肠挂肚,让我手痒,让我有写作的冲动。于是,在一个静夜里,我一口气写下小小说《钢叉虎熬熬》贴在博客里,不久发表在《小小说月刊》和《燕赵晚报》副刊——花溪•精读版上。时任精读版掌门的龚鹏建老弟打来电话说:“再有这样稿子,给我留着,咱办个特色栏目。”自此,我便有意识地去发现和采写类似熬熬这样的传奇人物。《吹破天》《小炉匠》《老和气》《疯物件》《武会员》《名伶金少萍》《李老爱说嘴》《说唱盲人李三谝》等等这些练拳的,卖药的,刻字的,唱曲的,走事的……隔三差五便会在《燕赵晚报》闪亮登场。千姿百态的人群,也引起读者关注,他们打来电话说,看这些人物像看连台本戏,鼓励我多写。
我呢,越写越上瘾。手里写着这个,心里想着下一个。几乎每周都有一两个人物从笔端走出来。后来,脑子里储备的人物故事写完了,笔下断了“粮草”,一颗心也就像断了线的风筝,空落落的满是失望。我决定效仿古人,开设“茶摊”“烧饼宴”搜罗民间故事、寻找奇人踪迹。我的良师益友赵振和先生为促成这本书,经常提供一些值得纪录和描述的人物,比如《牙子》《张可家》《战神刘云增》,先生已经是七十岁的老人了,若干次都是他亲自陪着我走村串户,寻访上了年岁的知情者。当然,他是不需要吃吃喝喝的。
其实,这些年来我一直在致力去写生我养我的这块土地,把触角伸向乡情、乡恋、乡韵、乡愁,先后有《天下赵州》《这杯赵州茶》两本文集问世。说心里话,哪个作家不是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家乡?他们把个人与家乡的关系视为“鱼与水的关系,是土地与禾苗的关系。”老舍写《我与老北平》,汪曾祺写《我与高邮》,莫言写《我与高密》,优美的文字里流露出对家乡无比的思恋和热爱。我爱我的家乡,所以关注家乡的人和事,于是,朋友笑谈“赵志勇掘地三尺写赵州”。赵州本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之地,她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奇人奇事、独特风韵,是永远都不会写完的。我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半个世纪,只觉得不写赵州就对不住这块福地。如此,又有了今天的《赵州百姓逸事》。
在书稿即将付梓之际,衷心感谢我的文友《当代人》杂志主编、作家宁雨女士为本书撰写序言,她了解我,更是我学习的榜样;感谢我的老乡、著名画家铁杨先生题写书名;感谢金石名家董勤锁篆刻印章;感谢画家王伟先生为本书插图,使其锦上添花;感谢同事苏少波先生几易其稿,无偿为本书设计封面……
冯骥才在谈小说创作时曾说过,“小说之所求,不就是创造人物吗?小说成功与否,往往要看掩卷之后,书中人物能不能跑出来,立在书上” 。先生所言极是,写作《百姓逸事》的时候,我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至于能不能达到这个水准,还是由各位读者评判吧。
2016年梨花节于赵州古城
来源:采风网
点击量:1836
发表时间:2016-04-25